目前分類:[花蓮‧景點]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慶修院-文章首圖-1024

孕前的三天二夜花蓮行,RJ與Wen落腳位於花蓮吉安鄉「美麗晨曦」民宿。因此,行前規劃時特別注意吉安鄉內景點,其中與松園別館(【旅誌∣花蓮‧花蓮市】松園別館 )同屬「洄瀾文化館家族」吉安慶修院,那獨特的日式風情與歷史文化最吸引我們。

當時慶修院尚未有官方網站,經過資訊交互參照後,一度以為碰巧遇到未開放的日子。在當天行程接近尾聲時,兩人仍不放棄一絲機會,決定在返回民宿的路上繞過去看看,結果意外發現竟然有開放。不過,那時已接近傍晚,參觀不到一個小時,就遇到閉館作業而無法久留;雖然只能大致走逛一圈,但還是有許多些值得分享的心得。

由信仰文教中心一路走來的慶修院
吉安慶修院前身為「真言宗吉野布教所」,見證花蓮吉安一帶的發展長達97年(建於西元1917年)。翻開歷史篇章,回首近百年前,許多來自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沿岸的移民,在此開闢移民村,並將此地舊名「Cikasuan」(意為「柴薪很多的地方」,阿美族語)更名為「吉野」。

至於慶修院(前身吉野布教所)為何會出現呢?這就要從移民們的思鄉情說起。
身處異地,移民們難免思鄉,於是長者川端滿二發起了募建布教所的活動。在當時,布教所不僅是精神信仰中心,同時也是醫療所、課堂室及喪葬法事服務處,安定了當時浮動的民心。台灣光復後,吉野再次更名為「吉安」,吉野布教所也換上新名「慶修院」。

然而,飽嚐將近一世紀的風霜,建物難免傾頹。後經古蹟修復工程與人文精神重塑,搖身為台灣目前保存最完善的真言宗寺院,也是東臺灣最完整的日據時期祠廟類古蹟,目前化為縣定古蹟。

吉安慶修院 (3)

吉安慶修院 (4)

吉安慶修院 (6)

文章標籤

快門旅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松園別館-文章首圖-1024  

在歷史建築的灰白畫布上,重新揮灑文創色彩,這股台灣的「文藝復興」潮流早已漫向花蓮。
松園別館,這個位於花蓮市臨海的旅遊熱點,或許可以說是其中代表。

矗立於烽火中的松園別館
松園別館在花蓮竄紅速度非常快,應該與鄰近花蓮市區、空間足夠消磨時間,又具有豐富歷史、文創氛圍有關。花蓮縣政府常在此舉辦藝文活動,更加速名聲廣傳。

要談松園別館,就得回到與台灣有著不解之緣的日本身上。
約建於西元1942年的松園別館,曾為日本花蓮港「兵事部」辦公室,其中高大茂密的松林,與附近放送局(現中廣公司花蓮台)、海岸電台(現中華電信)、自來水廠(現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廠)等場域連成一片。位於美崙溪出海口高地,視野良好、又具至高優勢,可以輕易掌控出入南濱海面的船隻與南機場航機起降,濃密的松針樹蔭又如巨大保護傘,讓此地成為當時日軍在花蓮極重要的軍事指揮所

戰爭結束,國民政府軍隊接管此地,一度設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,後交由行政院退輔會管理迄今。2001年,松園別館獲選為文建會「閒置空間再利用」試辦點,正式加入台灣「再生空間」的行列。同時,還因週邊人文、自然美景,入選為「臺灣歷史百景」第38名。2004年,松園別館正式對外開放,終於褪去以往濃重的軍事色彩,改以全新的文藝休閒面貌迎接世人。

松園別館 (1) 

樹蔭下,緩慢推移的歲月流金
松園別館屬於花蓮市區,若由花蓮或吉安火車站出發,沿著台九線往七星潭方向,跨過美崙溪不久,可在左手邊發現位於中山路與中美路銜接處的松園街,亦屬美崙山範圍。沿著松園街爬坡向上,不用三分鐘,就可發現松園別館的大門。其實,照理說,在找到松園別館之前,應該會先發現大批如潮水般的遊客才對。

當可以從松樹林葉間,隱約看到灰色建築的宏偉身影時,別急著加快腳步前進,先回首環視,映入眼簾的是海天一色的美麗景緻。原來,我們所在之處正是美崙溪出海口的制高點,也是當年日軍看上此地的主因。

松園別館 (3)

松園別館 (7)

文章標籤

快門旅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